“我可是把村里的种粮大户都带过来了,你一定要给我留足份额啊。”五月,正是水稻育秧的黄金时节。位于熊口镇赵脑村2组的市服农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内,庆丰村党支部书记李良云握着合作社负责人的手不停叮嘱。
一旁的育秧机上,一个个长50厘米、宽25厘米的育秧盘接连而上,经过机器铺上谷粒,撒上一层营养土,工人们便将育秧盘端至大棚内叠放,覆上薄膜,盖上稻草,就等着谷粒发芽了。
“要注意温度调控,根据天气变化随时调整覆膜,不然秧苗不是疯长就是死苗。”该镇农技站站长伍艮春在大棚内仔细翻看育秧盘,不时向育秧人员指导着技术要点。
合作社的80亩育秧基地内,30个325平方米的钢架育秧大棚整齐排列,75亩露天基地土壤肥沃。
“我们从5月初开始浸种播种,每天马不停蹄,要赶在6月10日前全部播种完毕。”该合作社理事长齐加寿说,合作社采用“龙头企业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服务模式,与巨金米业签订订单农业合同,从工厂化育秧到机播机插机收,为农民从购种到收割提供全程机械化、社会化服务,做到“六统一”:统一机械施工、统一供应农资、统一种养标准、统一服务管理、统一收购产品、统一打造品牌,彻底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。
“现在的农民都是穿着皮鞋,站在田边看机器干活,不用下地,真是躺着就把钱赚了。”齐加寿形象地形容道。
看一组效率数据:插秧机插秧一车一天可插60亩地,植保无人机洒药一机10分钟可洒10亩地。
“该合作社现有大中型拖拉机22台,联合收割机27台,插秧机15台,植保无人机11台,去年完成育秧面积1万亩。”该镇农机站站长毛爱国介绍,今年,随着更多农民加入进来,合作社再次提高育秧能力,今年计划完成13000亩工厂化育秧,服务全镇四分之一的农户。
合作社的订单模式和育秧工作也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。“从浸种到下田,我们农机、农技的技术人员几乎每天都来,没事就要来转一转,提供技术指导,防治病虫害,保证成活率。”伍艮春说。
得益于农机农技高度融合,合作社服务对象均获得了高产稳产,去年亩均产量达600公斤。
产业振兴不能靠“单打独斗”。合作社的成立有效避免了农户分散生产的弊端,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的订单农业为农民降低了风险,增加了收入,有助于推动地方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优势。
“目前,全镇共有75400亩虾稻共作田,除去这13000亩,剩下的都是直播稻和手插秧,我们将大力推广订单农业模式,让更多农户享受便利,擦亮熊口龙虾特色小镇招牌。”该镇农办负责人说。
“我家的十几亩地去年没有做订单,今年我必须报名。”赵脑村10组农户倪承华找到合作社。在熊口镇,像倪承华这样加入订单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。
“农业的根本出路是规模化发展。”合作社门口的大字牌,正是熊口镇摸索出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。
订单农业这一响应国家政策、符合发展趋势的模式在赵脑村落地开花,也会在全镇乃至全市结出硕果。(来源:潜江日报)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潜江新闻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主动与我们联系删除!
- 潜江芈蛋禽业:标准化养殖蛋鸡日进斗金
9月19日,记者走进位于熊口镇熊口村的潜江芈蛋禽业有限公司,高标准化厂房里一派忙碌景象,一排排鲜鸡蛋通过自动化设备有序传
- “扯皮佬”变身金牌“和事佬”
“这个地方是广场,公共位置是不能种作物的,不仅影响大家锻炼身体,还影响美观。”9月4日上午,熊口镇马场村调解
- 熊口镇孙桥村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
为营造环境整洁、文明有序的人居环境,提高村民垃圾分类意识,近日,熊口镇孙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暖心社工开展了“垃圾分类
- 熊口镇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营造良好育人氛围
9月8日,熊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政法办、安办、市场监管所、村镇建设服务中心、文化站等职能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,开展秋
- 熊口镇举办防范网络诈骗知识讲座
为进一步提高妇女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,9月5日,熊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熊口镇妇联举办“执委进万家,姐妹回娘家”防范
- 盛文军到熊口镇督导服务经济发展情况
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,9月4日,市委书记、市长盛文军赴熊口镇督导服务经济发展情况时强调,要深入贯彻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