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Home>工作动态>正文
关注潜江新闻网
转发微博
“叮,您有新的订单啦”——熊口镇发展“订单农业”助力产业振兴
2023-05-18 17:05:17 来源: 浏览:81次

“我可是把村里的种粮大户都带过来了,你一定要给我留足份额啊。”五月,正是水稻育秧的黄金时节。位于熊口镇赵脑村2组的市服农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内,庆丰村党支部书记李良云握着合作社负责人的手不停叮嘱。

一旁的育秧机上,一个个长50厘米、宽25厘米的育秧盘接连而上,经过机器铺上谷粒,撒上一层营养土,工人们便将育秧盘端至大棚内叠放,覆上薄膜,盖上稻草,就等着谷粒发芽了。

“要注意温度调控,根据天气变化随时调整覆膜,不然秧苗不是疯长就是死苗。”该镇农技站站长伍艮春在大棚内仔细翻看育秧盘,不时向育秧人员指导着技术要点。

合作社的80亩育秧基地内,30个325平方米的钢架育秧大棚整齐排列,75亩露天基地土壤肥沃。

“我们从5月初开始浸种播种,每天马不停蹄,要赶在6月10日前全部播种完毕。”该合作社理事长齐加寿说,合作社采用“龙头企业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服务模式,与巨金米业签订订单农业合同,从工厂化育秧到机播机插机收,为农民从购种到收割提供全程机械化、社会化服务,做到“六统一”:统一机械施工、统一供应农资、统一种养标准、统一服务管理、统一收购产品、统一打造品牌,彻底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。

“现在的农民都是穿着皮鞋,站在田边看机器干活,不用下地,真是躺着就把钱赚了。”齐加寿形象地形容道。

看一组效率数据:插秧机插秧一车一天可插60亩地,植保无人机洒药一机10分钟可洒10亩地。

“该合作社现有大中型拖拉机22台,联合收割机27台,插秧机15台,植保无人机11台,去年完成育秧面积1万亩。”该镇农机站站长毛爱国介绍,今年,随着更多农民加入进来,合作社再次提高育秧能力,今年计划完成13000亩工厂化育秧,服务全镇四分之一的农户。

合作社的订单模式和育秧工作也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。“从浸种到下田,我们农机、农技的技术人员几乎每天都来,没事就要来转一转,提供技术指导,防治病虫害,保证成活率。”伍艮春说。

得益于农机农技高度融合,合作社服务对象均获得了高产稳产,去年亩均产量达600公斤。

产业振兴不能靠“单打独斗”。合作社的成立有效避免了农户分散生产的弊端,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的订单农业为农民降低了风险,增加了收入,有助于推动地方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优势。

“目前,全镇共有75400亩虾稻共作田,除去这13000亩,剩下的都是直播稻和手插秧,我们将大力推广订单农业模式,让更多农户享受便利,擦亮熊口龙虾特色小镇招牌。”该镇农办负责人说。

“我家的十几亩地去年没有做订单,今年我必须报名。”赵脑村10组农户倪承华找到合作社。在熊口镇,像倪承华这样加入订单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。

“农业的根本出路是规模化发展。”合作社门口的大字牌,正是熊口镇摸索出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。

订单农业这一响应国家政策、符合发展趋势的模式在赵脑村落地开花,也会在全镇乃至全市结出硕果。(来源:潜江日报)

 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潜江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潜江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授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
 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潜江新闻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主动与我们联系删除!
栏目精选
虾城印象
虾城印象
曹禺文化产业园
曹禺文化产业园
远眺潜城新貌
远眺潜城新貌
紫月湖公园
紫月湖公园
熊口镇走访慰问留守困境儿童

“叮,您有新的订单啦”——熊口镇发展“订单农业”助力产业振兴

Copyright @ 2021-2023 www.cnqj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熊口镇 版权所有
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cnqjw2008#163.com(请将#换成@)举报电话:0728-6230961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42120180014 鄂ICP备12000686号-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备案号:鄂备2011012